视界情报站

近日,一款名叫“藏乌梨”的水果在电商平台悄然兴起,且售价颇高。有卖家宣称,“藏乌梨”产自西藏,属于名优果品,因生长环境中高原紫外线强烈,所以果皮呈现黑色;但也有人表示,未听说过此品种的梨。真相究竟如何

乌梨特产西藏吗藏是

  近日,藏乌梨一款名叫“藏乌梨”的西藏特产水果在电商平台悄然兴起,且售价颇高。藏乌梨有卖家宣称,西藏特产“藏乌梨”产自西藏,藏乌梨属于名优果品,西藏特产因生长环境中高原紫外线强烈,藏乌梨所以果皮呈现黑色;但也有人表示,西藏特产未听说过此品种的藏乌梨梨。真相究竟如何?西藏特产记者进行了求证。

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研究员曾秀丽介绍,藏乌梨网上售卖的西藏特产“藏乌梨”和西藏实际上并无关联。她在西藏做果树资源调查和研究近20年,藏乌梨从未见过这款“藏乌梨”。西藏特产

  出于好奇以及专业研究的藏乌梨考量,曾秀丽也曾买过“藏乌梨”,试图一探究竟。她发现,网上售卖的“藏乌梨”口感更接近玉露香梨。“如果把玉露香梨的小果,通过高温或者低温方式进行处理,其表皮就会呈现黑色,与市面上售卖的‘藏乌梨’极为相似。”曾秀丽说。

  那么,西藏到底有没有乌梨呢?曾秀丽表示,西藏是存在乌梨的,不过西藏的乌梨与网上所售卖的“藏乌梨”截然不同,完全是两码事。

  2022年,曾秀丽和同事们曾发表过《不同贮藏方式对“乌梨”及“雪花梨”品质的影响》一文。曾秀丽表示,或许正因如此,自从“藏乌梨”在电商平台走红以后,先后有多名从事蔬果研究的同行向她咨询相关情况。每一次她都态度明确地回复对方,所谓的“藏乌梨”并非产自西藏。

  据悉,乌梨是西藏当地的梨品种之一,有着200余年的栽培历史,学名为“德钦梨”,主要分布在西藏昌都市金沙江、怒江、澜沧江河谷的八宿县、左贡县、芒康县一带。它具备抗旱、抗病能力强的特点,产量颇为可观,通常在每年的9月下旬成熟。其果实呈扁球形,个头较大,平均单果重量能达到220克左右,最大单果重量甚至可超过500克。果实的肉质相对较粗,含有较多石细胞,味道酸甜且带有涩味,品质比较一般,但胜在耐贮存。

  “由于刚采摘下来的乌梨口感欠佳,所以当地人往往会将乌梨存放在粮仓里,等到次年2月至3月藏历新年期间才开始食用。由于贮存时间长,乌梨的表皮和果肉都会变成乌黑色,而且果肉会变得软烂,相较于刚采摘时的口感反而更好。”曾秀丽说,这与市面上“藏乌梨”乌黑的表皮、白色的果肉以及清脆多汁的口感全然不同。

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、国家砂梨种质资源圃(武汉)副研究员张靖国曾对市场上热销的“藏乌梨”进行了分子鉴定以明晰其真实品种信息。他通过提取“藏乌梨”果实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指纹图谱构建,再与团队此前已建立的砂梨分子指纹数据库进行比对,结果显示,“藏乌梨”与“玉露香梨”疑似为同一品种。

  “从形态特征方面进行分析,除了果皮颜色有所不同,‘藏乌梨’与‘玉露香梨’在其他方面都保持一致,却和西藏的乌梨有着明显的差异。”张靖国表示,市场上销售的“藏乌梨”的黑皮,应该是正常梨果在采摘后经过了某种处理才形成的。

  张靖国表示,果品同名异物、同物异名现象较为常见,这给品种的维权以及消费者的选择都带来了诸多困扰。所以,除了消费者自身需要谨慎选择购买之外,电商平台也应当加强对商家资质的审核并且对涉及地理标志、特殊产地等关键词的商品信息进行重点监测,以此来规范市场秩序,保障消费者权益。 (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)

 

访客,请您发表评论:

网站分类
热门文章
友情链接
    系统发生错误

    系统发生错误

    您可以选择 [ 重试 ] [ 返回 ] 或者 [ 回到首页 ]

    [ 错误信息 ]

    页面发生异常错误,系统设置开启调试模式后,刷新本页查看具体错误!